NEW EVENT
最新活動
OKX
幣安
HOT ARTICLES
熱門文章
Featured Articles
專題精選
過去拜登政府期間對加密貨幣產業來說惡名昭彰的監管單位—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,近日重磅推出名為「Project Crypto」的全新監管計畫,從保守、嚴苛的監管角色,瞬間轉型成全力支持區塊鏈創新的輔助單位。
知名研究與經紀公司 Bernstein 認為,Project Crypto 計畫是「美國監管機構有史以來最大膽且最具革命性的加密願景」,不僅將重塑美國資本市場的結構,從「線上」(Online)進化到「鏈上」(Onchain),還有望讓美國成為全球區塊鏈金融的中心!
這篇文章,就來深入探討 Project Crypto 的核心內容、區塊鏈技術將如何改變傳統金融市場、Project Crypto 的核心內容以及對數位資產市場的影響,以及這項計畫如何改變華爾街與美國資本的遊戲規則!
回顧美國的金融史,一路走來其實就是一段創新與適應的過程。1792 年,一群股票經紀人在紐約的一顆梧桐樹下簽訂協議,紐約證券交易所(NYSE)的原型自此誕生;而到了 1960 年代,清算系統的出現,解決了交易塞車的問題;而 1990 年代的電子化改革,進一步推動市場的現代化。
如今,距離區塊鏈技術問世將近 17 年後,終於有機會在主流金融體系中發揮所長,而且可能將徹底改變金融市場的底層架構!
舉例來說,過去股票交易需要透過券商下單、再由交易所撮合、結算公司處理交割,整個過程最快也得花上兩三天。你在券商下單買賣股票時,交易的撮合幾乎都是即時完成的,幾秒內就能看到成交結果,讓你以為整個流程非常高效。但背後的「交割」與「結算」仍然大幅仰賴 T+2 制度,整體流程仍需 2 個工作天。
但區塊鏈系統允許「即時結算」──你下單成交的同時,資產與款項就能同步轉移,等於跳過了所有中間人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SEC 現任主席 Paul Atkins 在 2025 年 7 月底的演講〈從梧桐樹到區塊鏈:美國在數位金融革命中的領導地位〉中表示,美國不能只是緊跟全球腳步,而是要成為下一階段金融演進的主導者!
過去積極爭取數位資產監管權限的單位——SEC 在前主席 Gary Gensler 的領導下,對加密貨幣採取相對嚴格的監管立場,認為許多數位資產應被視為證券,並適用傳統的證券法規。
然而,這種「類比時代」的監管方式被批評為過於僵化,導致許多加密貨幣企業選擇離開美國,轉向監管環境更友善的地區,如新加坡或瑞士。
川普就職後,立場一向親加密貨幣的 Paul Atkins 帶來全新的氣象,從撤銷對 Coinbase 的訴訟開始徹底轉型,Atkins 認為,現行的監管框架不應受限於過去的思維,而應適應新技術的發展需求。他強調,美國的資本市場必須升級,從「線上」(Online)進化到「鏈上」(Onchain),以迎接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機遇。
這也正是 SEC 作為監管機構,帶頭推出全新監管框架「Project Crypto」主要原因之一!
2025 年 7 月,美國總統所屬的「數位資產工作小組」(President’s Working Group,簡稱 PWG)發佈了一份長達 160 頁的報告,提出一系列具體建議。內容涵蓋如何明確區分穩定幣的類型、建立認可的交易平台制度,以及推動證券市場的代幣化發展等。SEC 所推出的 Project Crypto,正是根據這份報告所提供的方向,開始進行制度性的政策規劃。
「Project Crypto」的一大目標是重新定義數位資產的分類,為數位資產提供更清晰的監管框架。
Atkins 表示,過去對數位資產的定義過於模糊,特別是使用 Howey Test(美國判斷證券的標準)來判斷項目的是否屬於證券,不但相當模糊,也阻礙了資本的流入。
新計畫將數位資產明確分類為以下幾類:
・數位商品(Digital Commodities):如比特幣(Bitcoin)等,主要作為交易媒介或價值儲存。
・穩定幣(Stablecoins):與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掛鉤的數位貨幣。
・數位收藏品(Digital Collectibles):如非同質化代幣(NFT),用於代表獨特資產。
・代幣化證券(Tokenized Securities):將傳統證券(如股票、債券)轉化為區塊鏈上的代幣。
這種分類方式有助於釐清監管範圍,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明確的合規指引。其中 Bernstein 分析師指出,如果有望順利推行,將會吸引更多華爾街和科技公司開發代幣化證券,不需要再依賴離岸結構。
另一項重大改革是允許經紀交易商(Broker-Dealers)在獲得單一許可證後,即可提供涵蓋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產品的全面服務。
過去要提供加密貨幣相關服務,需要分別獲得州級和聯邦級的批准,流程複雜且耗時。「Project Crypto」提出了「Reg-Super App」的概念,允許交易平台整合交易、質押(Staking)、借貸(Lending)和穩定幣等功能,實現無縫的金融服務。
這種監管簡化將大幅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,同時促進傳統金融機構與加密貨幣平台融合。例如,投資者可能在同一個平台上同時進行股票交易、加密貨幣質押和穩定幣支付,無需在多個監管框架間切換。
而「Project Crypto」最激進的面向,在於全面支持鏈上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。SEC 計畫修訂過時的法規,以適應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平台的運作需求。包括:
・自動化做市商(Automated Market Makers, AMM):允許使用演算法運作的交易池在受監管的環境中運作。
・代幣化借貸協議(Tokenized Lending Protocols):支援區塊鏈的借貸系統,提供更高的透明度和效率。
・全天候市場與即時結算: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實現 24/7 的市場交易,並大幅縮短結算時間,從目前的 T+2(交易日加兩天)縮減至即時結算。
Bernstein 認為,這些改變將重塑資本市場的結構,打破傳統金融機構的「監管護城河」,為新參與者創造平等的競爭機會。同時,跨資產抵押化(Cross-Asset Collateralization)將有望落地,將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靈活性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5 年 8 月,另一大金融監管機構——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(CFTC)也宣布開放註冊期貨交易所並推出現貨加密合約。
這項政策象徵 SEC 與 CFTC 正積極整合雙方的監管範圍,展開名為「Crypto Sprint」的合作計畫,目標是落實 PWG 報告中的建議,建立明確又協調的監理框架,讓整個加密產業有更清楚的遊戲規則可遵循。
過去嚴格的監管環境迫使許多加密貨幣企業將業務轉移到海外,美國因此錯失了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先機。
「Project Crypto」透過放寬法規限制,預計能夠吸引企業回流美國,帶動國內創業熱潮。而隨著監管環境逐步改善,美國有望成為全球區塊鏈金融的中心,吸引來自華爾街和矽谷的資金與人才。
「Project Crypto」不僅為加密貨幣企業開闢了新路,也為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了參與數位資產市場的機會。
例如,銀行和經紀公司可以更輕鬆地推出代幣化證券產品,或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。這種融合將推動金融市場的現代化,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。
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在於透明性和效率,Project Crypto 讓鏈上金融系統實現即時結算,減少中介的參與並降低交易成本。除此之外,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公開帳本特性,也有助於提高市場的透明度,減少欺詐和操縱的風險。
知名投資銀行 Bernstein 表示,這是 SEC 有史以來對加密產業最友善、最具戰略性的計畫。Bitwise、Andreessen Horowitz 等機構也紛紛發表聲明,表示將評估是否在美國重新設立加密募資業務與註冊平台。
消息曝光後,Coinbase 股價在 48 小時內上漲超過 15%,而 Chainlink、Uniswap、Aave 等主打去中心化應用的代幣亦微幅上漲。市場普遍認為,若 DeFi 與代幣化成為美國主流金融的一環,相關基礎建設代幣將是最大受益者。
SEC 的「Project Crypto」可以說是代表著美國金融監管的一次重大轉型,從重新定義數位資產、簡化經紀交易商許可,到建立鏈上金融基礎設施。如今不只行政和立法單位,就連監管單位也開始全面擁抱區塊鏈技術。
Bernstein 分析師 Chhugani 認為 Project Crypto 將打破現有的監管壁壘,讓新參與者有機會在證券市場中發揮創意,不只會改變美國的金融生態,還可能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。
正如 Atkins 在演講中所說:「從梧桐樹的葉子到區塊鏈的帳本,創新的風仍在吹動。我們的任務是確保美國繼續引領這場金融革命。」
不過,即使監管框架順利推行,還是得看後續傳統金融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接受程度,大型機構的行動將直接影響「Project Crypto」是否成功。雖然華爾街對代幣化證券表現出濃厚興趣,但轉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陣痛期,後續落地執行成果值得持續關注。
但可以確定的是,Web 3 的普及確實來了。
加密貨幣還在早期嗎?Gemini 《2025 Global State of Crypto》全球加密現狀報告
比穩定幣法案更全面的利好! Clarity 法案介紹,投票最新進展
川普禁 CBDC 是好大一盤棋?守護金融自由,還是家族利益輸送?
Kai
主要關注 DePIN、AI、Crypto Gaming、 RWA。因為投機而來,留下來是想知道會發生什麼好玩的事。
Further Reading
延伸閱讀
觀看更多熱門文章